在杭州,有一位平凡的老人,30多年来执着地做着同样一件好事。从1979年救助第一个从煤矿里逃出来的孩子起至今,67岁的王万林已经收留救助了507名流浪儿。 30多年救助了507个流浪儿 昨天,在西湖区学院路一幢老式居民楼里,记者见到了王万林和正住在他家里的两个小伙子。20岁的衢鹏来自四川成都。 “我已经在这里住了3年,王爸爸没收我一分钱。”衢鹏说,因为小时候被烫伤,他的几个手指连在一起掰都掰不开,是王万林出钱让他到医院治疗,也是他帮忙给找的工作。“对待我们就像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,我们都叫他爸爸。” 谈话间,王万林从自己房间拿出了一个编织袋,他显得十分小心,因为里面装的是他和孩子们的照片,还有上千封来信。说到救助过的流浪儿,每个孩子的名字,每个孩子的遭遇,王万林都是烂熟于心。 507个流浪儿,就有507个故事。 1979年的冬天,王万林同往常一样下班回家。经过艮山门公交站点时,他看到了一名十四五岁的男孩,穿着单薄,浑身脏兮兮。询问得知这个男孩叫冯玉印,被人骗到浙江一家煤矿做工,好不容易逃出来,但身无分文,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。王万林当即将孩子领回家,让他暂住下来。随后,又帮冯玉印买了火车票,将他送上了回家的火车。 “我永远不会忘记当初帮助过我的那个人,他叫王万林。”余似峰来自安徽山区的一个偏远农村,18年前,年仅17岁的他瞒着父母,一个人偷偷来到杭州想打工赚钱。几天下来工作没找到,钱却花光了,最终只能露宿街头,直到遇到王万林。 余似峰回忆说,王万林了解情况后就直接把他带回了家,给他买吃的,带他去理发、洗澡,并劝他回家。在王万林的劝导下,余似峰终于想通了,王万林随即给他买了回家的车票。“临走的时候,他还给我买了一套西装,并嘱咐我回去后一定要来信报平安。”余似峰对此念念不忘。 救助流浪儿是为拉他们一把 在王万林救助的流浪儿中,有离家出走的,有被拐卖的,有无钱回家的……有家的,王万林给他们买回家的车票,有些一时回不去就暂时住在自己家里,之后再安排他们回家,还有一些无人照顾等特殊情况的流浪儿就把他们收留下来。这些流浪儿在王万林家短则住上两三天,长则一住就是七八年,吃住全由他承担。 王万林告诉记者,他原来在一家包装材料厂工作,多年挣来的钱几乎都用在被收留的流浪儿身上,因为老婆不能接受他的这个行为,两人早些年就离婚了。1989年,因为企业效益不好王万林被裁员下岗,但他始终没有放弃救助流浪儿的信念。摆过夜排档,打过零工,帮人家跑腿……靠着微薄的收入,王万林一次次帮助那些流浪儿。 王万林说,自己也经常会得到一些好心人的帮助。大荣荣美发店的老板娘,对王万林收留的那些流浪儿充满了同情,很多流浪儿的理发手艺就是在她那儿学会的,之后还会留在店里工作。周围一些人知道他的情况也会给他一些帮助,还有一些自己曾经收留过的孩子,逢年过节也会寄钱过来。但就是这些钱,王万林也全用在流浪儿的身上了。 “我救助这些流浪儿,并不是收养他们。”王万林说,这些孩子正处在人生的岔路口,稍微拉一把或许就可以改变他们的一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