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,顾女士来电,“我儿子游泳得了手足口病!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,但是八九不离十。”顾女士说,想来想去,儿子得手足口病只和游泳有关。 上周五,顾女士7岁的儿子半夜发烧,烧到39℃;周六也就是前天,还有38℃的体温;昨天体温不退,赶紧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急诊。 医生检查后确诊为手足口病,孩子手心脚心没有疹子,咽喉里面都是疱疹,“怪不得,儿子不爱吃东西不爱说话。”顾女士说。 “其实,我们已经很当心了。前两天,幼儿园的老师发短信告诉我们,城西好几家幼儿园都有孩子得了手足口病,要我们尽量不要和陌生孩子接触,也不要到孩子多的地方去玩。天气热,孩子放假,都待在家里,没有和其他小朋友玩。” “唯一一件特殊的事情就是,上周三、周四,我们带孩子去城西的一个小区游泳馆学游泳。我想想,也只有这个机会,儿子感染上手足口病了吧。” 浙医儿院急诊科兼儿科重症监护中心主任张晨美主任医师,是我省重症手足口病诊治专家。他说,“从理论上来说,游泳的确可以感染手足口病。” 手足口病的三个传播渠道 呼吸道、接触和粪便传播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,可导致发热和手、足、口腔等部位的皮疹、溃疡,个别患者可有心肌炎、肺水肿、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。 “如果游泳池里的水被污染了,那么在这个游泳池里游泳的孩子,就有可能被感染。”张主任说。 手 足口病的传播方式很广泛,呼吸道、接触和粪便,都可以传播。比如,患者咽喉分泌物和唾液中的病毒通过空气飞沫,可以传播;碰到带有病毒的唾液、疱疹液和粪 便的手、毛巾、手绢、牙杯、玩具、食具、奶具、床上用品、内衣,可以传播;手碰到被污染过的物品,再把手指放入嘴巴,也可以传播。 不过家长对手足口病不用过于惊慌,张主任说,手足口病的高峰在每年的5-7月,黄梅天是发病高峰期,现在杭州已进入盛夏,手足口病发病的势头会慢慢下降。 从浙医儿院的门急诊情况来看,今年手足口病的疫情并没有特别凶猛,相比去年前年属于比较缓和,也没有发现死亡病例,重症病例也比往年减少。 手足口病是种常见的小儿传染病,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,病毒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为100∶1,但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的抗体,因此,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,尤其以小于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,4岁以内占发病数85%-95%。 以前得过手足口病的孩子,会不会再得? 张 主任说,手足口病可以由二十多种肠道方面的病原体引起,其中主要的是肠道病毒71型(EV71)、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。如果孩子以前感染过手足口病,这 个手足口病的优势病毒为肠道病毒71型,那他对这种病毒会产生多年或终身免疫,但对其它病毒,比如柯萨奇病毒手足口病就没有免疫力,也就是说,以前感染过 手足口病,不代表以后不会得了。 目前,中国对于手足口病的疫苗正在研究阶段,还未上市。 |